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有梗學習】111文化學習講座紀錄-CMU: MyTube Media Platform for Curiosity and Agency

撰文/廖冠智 所長 日期/112年05月19日

#他的學習經驗與我們有什麼不同?
#CMU_METALS

自主學習的經驗,能否有更具體的增進方法?從本週來自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METAL研究生曾英睿BEN帶來的「Intersection of Education, AI and Interaction Design」講座裡,你應該能得出,學習沒有固定的章法,只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與邏輯。

學習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把未知變成已知(或者說還不到已知,是不完全未知),這也是最好玩的地方。即便不知道應該使用的方法,也能從嚐誤的heuristic evaluation程序裡,抽絲剝繭出自己的需要。然而,這不是人人都會的伎倆,理由很簡單,每一個人都有獨立發展經驗的學習脈絡,即便是同處在單一的學習體制之下,先備知識的起始點相同,學過後也會讓學習者有”不同的形狀“,這形狀不只是知識型態與內容所塑造的,也是心智、經驗與自我反思所練就出來的造型。就像是樂譜與演奏的道理一樣,樂曲相同,演奏者有不同的技巧,自然詮釋樂曲的風格就不同。

Ben所分享的並不是學習的秘訣,而是面對學習困境時,那一剎那所選擇面對的態度。你可以想像一個情境,當你歷經一連串艱困的學習情境後,雖然不知道還有多少難關在前面等著你,但你一定會很期待,是什麼樣型式與程度的『困難』,才足以代表這件挑戰“存在的意義”?才能有資格襯托出你披荊斬棘的價值。也就是說,遇見強的對手,也許讓你退卻,也可能喚起你抗爭的意識,面對艱鉅的困難,也許讓你投降,也可能喚起渴望成功的動機,關鍵就在於你服不服輸而已?

這心理抗衡與妥協的機制應該可以說,像是“遊戲學”裡面的COGNITIVE FLOW吧?在具備可掌握規則(manageable rules)的具體目標中(concrete goals),同時玩家現有能量與達成目標所需能力之間不要差距過大,再搭配一些些清楚且及時的回饋(goals that fit player capabilities),並有消除干擾(eliminate distractions)的內在支持,在這一切都發生的條件下,人類面對挑戰往往不是怯懦,而是進入COGNITIVE FLOW的狀態中。

Ben在講座中鉅細彌遺分享在CMU的學習體驗,首先介紹OLI(Open Learning Initiative)的Learning Engineering概念,從各種多模態訊息的學習場域裡,以認知科學與數據科學為結合方式,整合Model Design與Instructional Design並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可能引入的干擾,從中引導學生從練習中學到學習。Ben進一步介紹課程專案裡,E-learning Design Principles(Sail Python Intro Module Redesign)與METALS Project1(MyTube: Media Platform for Curiosity and Agency),以及他加入The Technology for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earning (TEEL) Lab擔任Research Assistant,參與AI Literacy的研究過程,特別是讓別人相信他,以及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學習過程。

Ben也特別提到AI Literacy的重要性,說到能夠善用AI來擴展不同學習能力,更甚於developing AI的意義,也就是指會使用AI而不是研發AI。例如假設你是AI大軍的指揮官,你需要判斷情勢,找出核心問題的關鍵,及時提出解決方式,解讀AI告訴你的訊息,直接讓學習者與AI的互動學習裡,來觀察學習者如何從AI的提示資訊,進一步選擇合適的訓練資料,並且學會比較所提供的不同訓練資料組合,將會產生不同的預測結果。

Ben提出每一次研究專案的過程,首先提出搭他對problem的看法,以及所做的功課,因為過去擔任UX研究的經驗給予他跨領域合作的能力,雖然沒有說明太多如何分工合作的方式,卻能凸顯自己在團隊中可以扮演的角色。每次聆聽Ben陳述他對問題的思考脈絡裡,能發現對well / ill-defined的清晰處理方式,如在專案中曾分享Current help-seeking mechanisms on learning platforms,意為學習平台的求助機制是目前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搜尋介面裡提供help-seeking的服務,避免平台之外的搜索引擎對學習者將會產生無關的認知負荷,因應Learner Need Help、Leave Platfrom、Distract by Ad、1st Result: Too hard、2rd Result: Too easy、3rd Result: Got it.等不同過程,而提供Problem Solved的內容,似乎是以well-defined的設計步驟來趨近於ill-defined的設計問題。

一部以日本室町時代,描述特立獨行的禪宗僧人,兼具智慧與包容的年輕和尚『一休』影視動畫,動畫中常見一休和尚只要思考時,盤坐並雙手手指在頭上做出畫圈圈的姿態,沒多久之後就靈光乍現想起解決策略。雖然那只是動畫,但Ben在講座同時,特別在描述他提出問題思考與解決方式的想法中,也能看到Ben與一休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姿態,雖然這樣比喻有些不倫不類,一旦搭配講座內容中對問題的清晰描述,以及對背後脈絡的解釋,你若再看一次回播的影片,相信能了解我的理解😅。

講座中提出許多很有趣值得觀察的數據處理與分析,如何扣緊教育問題的專案經驗,值得一再回顧與思考。從Ben現有的學習方式,若視為一種Learner: Behavioural Archetypes,你覺得可以如何彙整出Ben的學習章法呢?他的學習經驗與我們又有什麼不同?Ben以有別於學習領域的求學背景,不斷挑戰自己的學習態度、研究心智的範疇,歷經過UIUX、使用者經驗、數位學習與教育、自主學習的研究體驗,難以單一領域來定義標準。想起德國一間致力於探究人才未來能力的研究單位(nextskills.org),多次發表Future skills- the future of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的看法,未來的人才從能力養成、組織運作、學習者背景與環境互動關聯等提出深論觀點,簡單地說以Organisation-Related、Subject Development-Related、Object-Related三種取徑方式,定義出Future Skills Profiles的互動式地圖(Interactive Map),是不是能看出,Ben以多模態的學習路徑,獲取更多元的學習經驗。

回想Ben在講座中常常反省在CMU的學習體驗,回顧當初接下挑戰的態度,從不知道為何會接下工作,到驚訝自己接了這些工作,但從未焦慮搞砸工作,而是想辦法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智,即便自嘲『累,是自找的!😅』,卻也一笑置之。再問一次他的學習經驗與我們有什麼不同,我想特別在於那句話自嘲的背後語意,一旦說出累是自找的之後,下次碰到學習主題的新挑戰,充滿未知、沒有把握的風險,你會想起當初「自找的」心態之後,是後悔?還是殷鑑不遠?會避免再挑戰?還是傻乎乎地接下呢?

學習,需要冒險,需要傻勁,不要想太多,也不要都不想,做就對了!🙂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