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梗學習】111文化學習講座紀錄-從記者到自媒體,辦比賽再到辦學——教育問題怎麼解? (續集)
撰文/廖冠智 所長 日期/111年11月26日
#教育問題怎麼解?(續集心得)
#讓問題再接近真實一步
清華學科所文化與學習講座,本學期進行第一次的續集場次講座,針對10/27的首映場,學習家CEO羊正鈺老師帶來「從記者到自媒體,辦比賽再到辦學——教育問題怎麼解?」分享,這裡有首映場次紀實評論(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235495109893319&id=100002986462539),我們約定好11/24進行「#教育問題怎麼解?」的微型探究,鼓勵各小組深入觀察國內外教育現象發展,自選一教育問題,並提出探索性、可行的、或至少是值得關注的解決方式。
真實世界裡的教育問題,難以蹲在研究室裡觀看全貌,然而卻可以透過資料蒐集、文獻彙整,梳理出對問題背景發生的脈絡,可用資源,以及可能相關的解決方法,即便自主探究過程所碰到的問題,自然與真正發生在現實世界的教育問題在尺度與規模截然不同,我們期待自己能更心胸開闊地推敲與彙整可能的解決途徑。
各組所提到的真實教育問題,正是台灣面臨的教育困境之一。在短短15分鐘之內,要解釋問題的本質定義、相關資源,縱向橫向鋪成完整網絡的討論面向,是身為研究生的第一道自主研究的知能訓練。換小羊評論時,研究生被點醒的第一道衝擊,是自己身在何處,是以什麼角度來看問題,甚至進一步質疑,憑什麼提出對解決問題的觀點論述。以論據為本(evidence-based)的研究,在實證科學中是必然的過程與要件,人文社會裡更有其必要性,在醫學裡藉由臨床所面臨許多第一手的問題,藉以窮舉出在理論、教科書裡少見的各種可能案例。我想表達的是,在場每一位研究生(包含我與小羊),都是在真實教育問題發生環境裡的一個體,提出教育問題與可以如何解決的方式,如同臨床醫學中表現出自己的病灶,與醫生共同研商自己病況與可用的治療方法,如同參與者研究概念,續集場次的學習,更像是非直接參與的研究方式,進行廣泛探討,縱向觀察的學習體驗。
蹲在研究室裡來看真實教育問題,感覺像是隔靴搔癢一般,只能看、說,但無法觸及,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各組論述的過程,是不斷檢視各自發散後收斂的結果,也是排列並與他人對齊、或者說融入觀點的方式,然而所論述的內容如何在更接近真實一些,需要仰賴教育問題發生場域的涉入方式,譬如各組在描述教育問題的背景時,多半能做的就是以自身蒐集報章資料的觀點進行彙整,但這樣的「能做」一定不夠,還可以如何驗證所說,有的組會直接聚焦在自己周遭環境,作為切入問題的方式,這也是取得大家共識、產生共鳴的方式,值得鼓勵。然而,一旦提出自己假設性的解決策略,也必須效法迴力鏢來檢視自我觀點存在意義,融入可檢視的價值,就像是企業裡提出龐大的會計財報資料,必須要有可審視(auditable)的意義, 才能確保所提資料不是空穴來風,並非概念複製、修改後貼上的方式,讓消化後的資料更有存在一起質疑與討論的意義,這就是我前次所說「沒有完美的已知」,「有缺陷的知道」是最吸引人不斷探究之處。
續集場次中看著各組論述、交流與攻防的過程,是學習生活中最美的一處風景,即便首次續集場中會發生一些自己無法預期的結果,終歸是值得去嘗試的經驗。而每次看到研究生自省的心得回饋,都能看出每一位研究生開始能系統歸納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學習後最值得珍藏的改變!❤️
//////#教育問題怎麼解?(彙整建議)////////
👉第一組:『升學制度對生涯探索與規劃的限制—無動力世代的困境』(張庭芸、莊珈毓、呂亮進、吳宇容、林宜德)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80155865435279/
✏️個人建議:所提問題很接近現實生活,但整理的解決策略與方式,較屬於表面的討論,升學制度、生涯探索、無動力世代這三種各有初步的介紹,對初步認識有幫助。若認為無動力世代是一種困境,更可試著從升學制度與生涯探索的緊密層度與各自缺口來切入,將更清楚呈現問題的細節輪廓。
👉第二組:『雙語?全英語?無語?為什麼雙語師資不足?』(王綉孋、楊詠淇、邱安緹、邱郁庭、林妤蓁)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296625621203/
✏️個人建議:有很完整的問題背景梳理與彙整,能快速進入問題的核心。提出師資問題如何解,五大面向其實完整,也是目前政府所推動的方向。然較少從國家整體發展的困境來解構問題的本質,包含少子化或者雙語教材如何緊密融入在生活情境中,讓教材能擺脫台灣原有的困境結構與緊密的校方、法規與出版社的主從、複雜關係。
👉第三組:『師培,不失陪-師培生自主學習能力議題』(王閔、何芳語、林蕙蕿、溫浚崴、李承翰)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865615564304/
✏️個人建議:能從自己角度作為起始點,與真實世界有更緊密的連結,實際了解清華師培的現況與問題,是很完整的資料。也因為組員有相關背景,所提出見解已多有經驗,較多為實際讓師資生能有自主學習的引導能力之基本知能,值得鼓勵。然問題高度應該能拉高社會大眾或傳統學制對自主學習的方式、效益、效率與成績績效之印象,若僅看需要培育出能做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師資生,應可思考自主學習觀點對社會大眾:如學生、老師、父母各可能持有的觀點,在逐漸收斂到師資生的自主學習引導能力。
👉第四組:『學生心理如何解?學生動起來?學校動起來?體制動起來?』(卓訢妤 、張容慈、陳暄函、陳芷玄、賴詩為)
🕸摘要與構想:https://m.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260022291530/
✏️個人建議:針對檢視自我心理的相關知識的彙整資料是完整的,從而希望強化學生如何面對自我病識感的作法具備意義。也嘗試整理各種紓解內心壓力與不同心理困境的方式,包含常見的網路資源,或相關病識感發生、無法面對、消極處理等應對方式,這部分是有意義的。現有存在已施行的政策應有如此作為,或許可以多些觀察,即便公部門已有所因應,為何仍有憾事發生?或許問題不完全是在對病識感的無知,而是病識感生成與經年累月無法自知的問題,如溫水煮青蛙的道理。
👉第五組:『偏鄉教育問題—以師資缺乏為焦點』(胡振猷、黃伊娸、余承品、郭晏瑜)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818632235669/
✏️個人建議:從各角度來爬梳偏鄉的定義、概念發展與實際現況,且彙整對偏鄉的迷思問題,從而試擬偏鄉師資缺乏的背後問題,最後簡單論述了高流動率可能緣由,以及最後以法規來切入、公部門資源以外的民間組織如何解決偏鄉問題進行連結,皆具備好的詮釋。前面或許屬於外在環境變動影響偏鄉發展的困境,法規修訂除了避免問題惡化之外,似乎難以紓解偏鄉困境,即便改善偏鄉的硬體建設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恐怕免不了偏鄉地區整體沒落的結構問題,或許試著思考在地偏鄉的就地師資培訓,長期角度從拔擢與培育來看偏鄉地區再生與蛻變的方式,讓師資從偏鄉產出,也增強回歸偏鄉的誘因。
#教育問題怎麼解?(續集心得)
#讓問題再接近真實一步
清華學科所文化與學習講座,本學期進行第一次的續集場次講座,針對10/27的首映場,學習家CEO羊正鈺老師帶來「從記者到自媒體,辦比賽再到辦學——教育問題怎麼解?」分享,這裡有首映場次紀實評論(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235495109893319&id=100002986462539),我們約定好11/24進行「#教育問題怎麼解?」的微型探究,鼓勵各小組深入觀察國內外教育現象發展,自選一教育問題,並提出探索性、可行的、或至少是值得關注的解決方式。
真實世界裡的教育問題,難以蹲在研究室裡觀看全貌,然而卻可以透過資料蒐集、文獻彙整,梳理出對問題背景發生的脈絡,可用資源,以及可能相關的解決方法,即便自主探究過程所碰到的問題,自然與真正發生在現實世界的教育問題在尺度與規模截然不同,我們期待自己能更心胸開闊地推敲與彙整可能的解決途徑。
各組所提到的真實教育問題,正是台灣面臨的教育困境之一。在短短15分鐘之內,要解釋問題的本質定義、相關資源,縱向橫向鋪成完整網絡的討論面向,是身為研究生的第一道自主研究的知能訓練。換小羊評論時,研究生被點醒的第一道衝擊,是自己身在何處,是以什麼角度來看問題,甚至進一步質疑,憑什麼提出對解決問題的觀點論述。以論據為本(evidence-based)的研究,在實證科學中是必然的過程與要件,人文社會裡更有其必要性,在醫學裡藉由臨床所面臨許多第一手的問題,藉以窮舉出在理論、教科書裡少見的各種可能案例。我想表達的是,在場每一位研究生(包含我與小羊),都是在真實教育問題發生環境裡的一個體,提出教育問題與可以如何解決的方式,如同臨床醫學中表現出自己的病灶,與醫生共同研商自己病況與可用的治療方法,如同參與者研究概念,續集場次的學習,更像是非直接參與的研究方式,進行廣泛探討,縱向觀察的學習體驗。
蹲在研究室裡來看真實教育問題,感覺像是隔靴搔癢一般,只能看、說,但無法觸及,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各組論述的過程,是不斷檢視各自發散後收斂的結果,也是排列並與他人對齊、或者說融入觀點的方式,然而所論述的內容如何在更接近真實一些,需要仰賴教育問題發生場域的涉入方式,譬如各組在描述教育問題的背景時,多半能做的就是以自身蒐集報章資料的觀點進行彙整,但這樣的「能做」一定不夠,還可以如何驗證所說,有的組會直接聚焦在自己周遭環境,作為切入問題的方式,這也是取得大家共識、產生共鳴的方式,值得鼓勵。然而,一旦提出自己假設性的解決策略,也必須效法迴力鏢來檢視自我觀點存在意義,融入可檢視的價值,就像是企業裡提出龐大的會計財報資料,必須要有可審視(auditable)的意義, 才能確保所提資料不是空穴來風,並非概念複製、修改後貼上的方式,讓消化後的資料更有存在一起質疑與討論的意義,這就是我前次所說「沒有完美的已知」,「有缺陷的知道」是最吸引人不斷探究之處。
續集場次中看著各組論述、交流與攻防的過程,是學習生活中最美的一處風景,即便首次續集場中會發生一些自己無法預期的結果,終歸是值得去嘗試的經驗。而每次看到研究生自省的心得回饋,都能看出每一位研究生開始能系統歸納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學習後最值得珍藏的改變!❤️
//////#教育問題怎麼解?(彙整建議)////////
👉第一組:『升學制度對生涯探索與規劃的限制—無動力世代的困境』(張庭芸、莊珈毓、呂亮進、吳宇容、林宜德)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80155865435279/
✏️個人建議:所提問題很接近現實生活,但整理的解決策略與方式,較屬於表面的討論,升學制度、生涯探索、無動力世代這三種各有初步的介紹,對初步認識有幫助。若認為無動力世代是一種困境,更可試著從升學制度與生涯探索的緊密層度與各自缺口來切入,將更清楚呈現問題的細節輪廓。
👉第二組:『雙語?全英語?無語?為什麼雙語師資不足?』(王綉孋、楊詠淇、邱安緹、邱郁庭、林妤蓁)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296625621203/
✏️個人建議:有很完整的問題背景梳理與彙整,能快速進入問題的核心。提出師資問題如何解,五大面向其實完整,也是目前政府所推動的方向。然較少從國家整體發展的困境來解構問題的本質,包含少子化或者雙語教材如何緊密融入在生活情境中,讓教材能擺脫台灣原有的困境結構與緊密的校方、法規與出版社的主從、複雜關係。
👉第三組:『師培,不失陪-師培生自主學習能力議題』(王閔、何芳語、林蕙蕿、溫浚崴、李承翰)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865615564304/
✏️個人建議:能從自己角度作為起始點,與真實世界有更緊密的連結,實際了解清華師培的現況與問題,是很完整的資料。也因為組員有相關背景,所提出見解已多有經驗,較多為實際讓師資生能有自主學習的引導能力之基本知能,值得鼓勵。然問題高度應該能拉高社會大眾或傳統學制對自主學習的方式、效益、效率與成績績效之印象,若僅看需要培育出能做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師資生,應可思考自主學習觀點對社會大眾:如學生、老師、父母各可能持有的觀點,在逐漸收斂到師資生的自主學習引導能力。
👉第四組:『學生心理如何解?學生動起來?學校動起來?體制動起來?』(卓訢妤 、張容慈、陳暄函、陳芷玄、賴詩為)
🕸摘要與構想:https://m.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260022291530/
✏️個人建議:針對檢視自我心理的相關知識的彙整資料是完整的,從而希望強化學生如何面對自我病識感的作法具備意義。也嘗試整理各種紓解內心壓力與不同心理困境的方式,包含常見的網路資源,或相關病識感發生、無法面對、消極處理等應對方式,這部分是有意義的。現有存在已施行的政策應有如此作為,或許可以多些觀察,即便公部門已有所因應,為何仍有憾事發生?或許問題不完全是在對病識感的無知,而是病識感生成與經年累月無法自知的問題,如溫水煮青蛙的道理。
👉第五組:『偏鄉教育問題—以師資缺乏為焦點』(胡振猷、黃伊娸、余承品、郭晏瑜)
🕸摘要與構想: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65578226893045/permalink/5878818632235669/
✏️個人建議:從各角度來爬梳偏鄉的定義、概念發展與實際現況,且彙整對偏鄉的迷思問題,從而試擬偏鄉師資缺乏的背後問題,最後簡單論述了高流動率可能緣由,以及最後以法規來切入、公部門資源以外的民間組織如何解決偏鄉問題進行連結,皆具備好的詮釋。前面或許屬於外在環境變動影響偏鄉發展的困境,法規修訂除了避免問題惡化之外,似乎難以紓解偏鄉困境,即便改善偏鄉的硬體建設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恐怕免不了偏鄉地區整體沒落的結構問題,或許試著思考在地偏鄉的就地師資培訓,長期角度從拔擢與培育來看偏鄉地區再生與蛻變的方式,讓師資從偏鄉產出,也增強回歸偏鄉的誘因。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