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學術研究】清大學科所X爆學力

#清大學科所X爆學力
#師資培育的自主學習培訓課程

很開心教育非營利組織『爆學力Atom SkooL』今天發佈了自主學習教師手冊,內有對自主學習的方法論,也有引導學生學習的心法設計。

學習環境變化的很快,環境包含了知識的產生與傳遞,無論是疫情或科技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學習能力」是未來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之一。

清大學科所致力探究「學習如何學習」的理論與方法、在教與學的現場實踐問題,以學習科學理論為基礎,學習科技為工具,探究學習過程的認知及情意發展、學習行為的特性。

我們都知道,自主學習或許是一段附有地圖的航行,但重要的不僅是地圖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導航的探索。 在此前提是,學生必須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

此次清大學科所與爆學力進一步合作,借重爆學力致力在自主學習能力培育及推廣的經驗,共同為師培生帶來自主學習的培訓課程,永續提供高中生有品質之自主學習教育,引導師培生成為優質有能力的自主學習者🙂

我們為什麼認為師資培育生需要認識與深刻掌握自主學習的思維呢?

我自己有一個深刻的體驗,高中生好不容易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卻被告知這不是大學教授喜愛的題目? 在一次高中的分享活動中,學生面臨升學壓力的前提下,對任何其他課本以外的學習興趣缺缺,該名學生好不容易想研究某小說情節的人物設定,向老師諮詢幫忙,老師提出這主題或許不是大學教授所喜愛或認同的主題,建議改作其他傳統主題探究的方向。

學生常對學習主題\方式\過程的產生迷惘,過去曾經有過的教科書迷失,課堂一定要有教科書? 老師與學生總是習慣有教科書,108課綱『探究與實作』是否該有課本/教科書? 有教科書讓學生可以依循,是否也給予了學習的框架?

再來,”學到“與”學會”兩者是什麼關係? 先”學到”才有機會”學會“,因為“學會”應該是一種“狀態”,不會是一個“目的”,它永遠都在過程的路上。 身為一名老師,先要有自主學習的認識與涵養(對知識的敏感性、對方法的彈性、對錯誤的包容),學生的自主學習才有更適性、更專注的表現。

一般人都知道『沒賺錢,會餓死』的道理,卻常漠視『沒學習,會笨死』的體悟?

學生一旦離開校園,不是學習結束,而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學習應該可以是一種生活型態、生活的方式。 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從摸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系統性的方式,認識方法的多元性質,熟悉學習的認知彈性,這就是讓學生能帶走的能力。

老師先學到自主學習,學生就更有機會學到,進一步持續提供高中生有品質之自主學習教育。 相信清大學科所與爆學力在 #師資培育的自主學習培訓課程 的開端,會是永續合作的方式。

期待❤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