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EP10 蔡幸潔|因為好奇所以喜愛探究實作

ImgDesc

#學科人物誌 #EP10 #因為好奇所以喜愛探究實作

專訪、撰文/廖冠智 所長 專訪日期:110年11月01日

雖然英國有一句諺語說:『好奇心殺死一隻貓』,但眼前這一位學科所碩一生的幸潔,因為好奇心指引了她許多有趣的學習方向。高中時特別喜愛生物課,尤其是解剖實作課程,看著青蛙固定在解剖台上,看起來有些殘忍的事情,讓幸潔鼓起勇氣、暫時泯滅人性,一刀一劃地挖掘生物的秘密,原來實作這麼迷人,比起課本上面的單向知識傳授,實作能體現追求知識的快感,好奇心永遠沒有被滿足的一天。

好奇心若真的可以殺死一隻貓,不正常發揮也能夠毀滅一個人。高中便立下志向大學就讀生命科學系,果然願望成真。但高中實在是悶久了,甫上大學後立即展現青春氣息,揪團夜衝夜唱樣樣來,永不嫌累。某日前往海邊戲水,看著一小處漩渦下的沙灘,美麗極了,興奮之餘忽略了潛藏危險的可能性,一股腦兒往前衝,此時來了一個大浪差點被吞噬,所幸老天爺對幸潔的好奇心仍不夠,才讓我能見到幸潔坐在面前😏。

幸潔雖然選擇了心儀已久的生命科學系,但所念的大學卻是特別注重在知識的建構上,少有實作讓她意興闌珊。在迷惘之際,應朋友邀請前往當地教會與一大群孩子相處,幸潔擔任老師的角色,陪伴孩子唸書,不知不覺中埋下了想當老師的願望種子,也是啟蒙的開始,以自己的好奇心作為孩子的學習動力,雖然孩子會因為懶散而藉口推託許多要求,但幸潔有原則也有堅持,孩子開始意識到幸潔的另外一面。

嚮往科學探究實作的幸潔,逐漸意識到生命科學系與原先想像的不同。這時的好奇心轉向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因緣際會下轉換跑道,選擇其他大學的科學教育學系,以科學實驗為探究概念與方法,學習著如何將科學知識、實作程序講授給他人知曉,儼然成為幸潔喜愛的事物,百分百再次啟動了好奇心,專心朝向科普知識傳播的領域,大步邁進。

同時,也沒有忘卻當老師的成就感,毛遂自薦前往兒童之家擔任老師的工作,在兒家與孩子相處的這一段時間中,讓幸潔體會到當老師的使命不僅是知識的講授,更是人生經驗的借鏡,一種人體的定向儀器,她看見許多兒家的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未來,常在期待落空與怨懟中徘徊,讓幸潔當老師的使命有了新的轉捩點,不斷思考學習的意義、老師的角色、學生的困境,三種可以如何填補與平衡?

學習科學教育的專業領域,不僅僅在科學知識的建構內涵上,也重視在科學知識文本的呈現框架中。幸潔發覺科學文本與閱讀理解、閱讀素養的表現,其中似乎有什麼系統與路徑可以窺視與揣摩,恰好108課綱剛上路,第一線的學生充滿不解與無奈,現場老師也有反彈,為了想讓自己找尋答案,於是乎向大學指導教授申請科技部大專生計畫,專注在科學文本閱讀理解策略,以及閱讀成效上的探究,提出研究計畫,不負眾望的幸潔獲得補助,也奠立了未來朝向學術研究的熱情與興趣。

然而,這一次幸潔回想起當初進大學時所選擇的生命科學系,她明確知道自己雖熱愛探究知識的傳授、科學文本內容的傳播方式,但更愛內容實作與閱讀探究,更加發覺科技的重要性,回想當時喜愛解剖青蛙,科技如同能順利解剖的工具般。在不能解剖人類的閱讀大腦之下,只能探究人類閱讀文本的慣性與模式,然而自知學習的浩瀚無垠,既然喜愛科學探究的快感,對方法的好奇,就毅然決然縱身一躍在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學,然後知不足。幸潔就讀碩一逾兩個月的過程中,文獻閱讀與知識探究成為每日的功課,此時的好奇心讓她自覺這與自己既定的研究興趣與方向之間輔助關聯?咀嚼後開始反芻,然後消化自省,是每一次好奇心發作時,總能帶有一些不知名的化學物質,告訴幸潔自己,累積這些文獻後總有一天會發現對自己有用,一旦閱讀的量夠重時,大腦將會意識到它的存在。

幸潔的好奇心,已經訓練到預知一年以後。她期待自己能去企業見習,將所學、所研究的事物應用在企業中,而她也沒有忘卻當老師的使命,回想起在兒家孩子的笑容,是最美的畫面,也是最堅固的黏著。當然,一如初衷的幸潔,好奇心即使能殺死一隻貓,她也漸漸學會,保有好奇心之後,慣性地如履薄冰環顧四周,先保證那隻貓的安全,讓好奇顯得更有意義👏🙂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