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 鄭羽涵|等待中的專注才有能帶走的能力
#學科人物誌 #EP6 #等待中的專注才有能帶走的能力
專訪、撰文/廖冠智 所長 專訪日期:110年10月14日
偶爾會看到所辦室的一角,碩一生羽涵安靜地看著自己的書,等待其他同學來所辦,協助處理研究生交替學習空間的事情,為所學會服務。羽涵似乎習以為常這「等待中的專注」,為達成額外付出的使命,所需要的漫長等待,也是自己專注讀書的時刻,一刻都不浪費,也不得閒。
付出,儼然是另一種形式的獲得。
羽涵是數位內容的設計專長,大學期間在系上老師的鼓勵與引薦之下,參加教育部大手牽小手的數位種子培訓計畫,經常在學生與老師這兩種身份轉換,也開始學習著如何「無縫地」銜接並扮演好兩種角色,督促自己勝任。從鑽研大學系所在軟體技能與整合思維的能力訓練開始,熟諳3D建模、影像處理、互動多媒體、虛擬/擴增實境等數位內容軟體,也認識外部資源,使用open source的tinkercad軟體,為的是讓自己從被人教的學生身份,轉為教別人的老師。大手牽小手,帶領一群小三至小六的學童,幫他們連結對數位科技的想像。羽涵說道,為了吸引學童認識數位科技,從教材構思、設計與實作,花了許多心思,尤其在整合各階段以完整呈現上線的教材,每個環節都不容許出錯。
當自己是老師時,才能體會到當學生的快樂。然而,自己當上老師時,快樂就需要從學生的回饋中獲得驗證與滿足。羽涵回憶當時參與的團隊,每一個細節都兼顧到學童的學習認知,掌握數位內容設計與多媒體學習的影響因素,教室中學童看到團隊所準備的教材,側面紀錄能感受到學童的喜愛,兩眼緊盯著螢幕,似乎被團隊所設計的教材內容吸引了,羽涵逐步展開笑顏地認為:『學童應該很喜歡』,這是一種辛苦過後的自信,尤其能從學童的專注神情輾轉肯定團隊努力的價值。
然而,原以為的以為,其實是無情的羞赧面對。從學童課後回饋的問卷中,隱約看出不如直接面對老師所表達出的喜愛感受,自此之後開始思索,數位內容設計與多媒體學習之間,是否忽略了什麼環節,太小看了這兩者之間該有的交集,太輕忽了學習專注能簡單由數位內容來凝聚,然進一步問自己為何發生此觀感落差時,卻說不出原因,語塞、思頓接踵而來。原來,「教學中知不足」就是這種感覺。當老師與當學生兩者身份的無縫轉換,給了羽涵最真實的實境體驗,眼見不真的為憑,似乎需要更認識學習歷程中的奧秘,埋了什麼秘密?
羽涵說道,每一個求學階段,除了要對得起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希望自己讓家人失望,當然也包含了不願意讓提攜自己的師長失望。在這樣的使命與責任感下,自我覺察與檢視自己的學習表現,幾乎是羽涵致力做好每一個階段後的成果驗證,就連先前參與多次的大手牽小手數位種子培訓團隊,從學生轉換到教師身份,最後到營隊活動規劃的傳承者角色,讓下一屆的學弟妹順利承接團隊工作,只要羽涵擁有的,就會以n+1的方式付出,每一刻做好自己該扮演的角色。
進入學科所就讀這段時間,回想先前學童直接的學習反饋,眼見不真的為憑的推理,卻是很真實的殘酷經歷,從研討學習科學的理論與文獻中,找尋探索未知神秘世界的方法,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讓自己學習、重新建構對學習認識的方式,逐漸地開始思索自己下一階段的一年,期望能獨立自主在既定喜愛的方向上奠立穩固的基礎,然後再下一個階段的第二年,能取得喜愛方向的工作門票,專注朝向以數位內容設計結合於多媒體學習發展。
說到這裡,羽涵隱約體悟出一個感覺,她要的不是他人使命下所賦予責任的工作,而是能有帶得走的能力,這能力的養成,仰賴在學科所的學習駐點,羽涵持續等待,因為等待下就有專注,有專注便有將能力帶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