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 黃詩芸|成為喜歡的自己
#學科人物誌 #EP1 #成為喜歡的自己
專訪、撰文/廖冠智 所長 專訪日期:110年9月16日
你有多大的勇氣,願意放棄已經到手、人人稱羨的專職教師工作,轉而追逐自己的夢想,踏上未知的學習旅程?
詩芸就曾經歷過,還是不久之前。
詩芸是學科所碩三的研究生,「碩三」這一詞彙帶給人很多壓力,刻板印象認為,鐵定是學生不認真才無法準時在碩二畢業。然而,從課堂中觀察詩芸的學習態度,以及她在所辦協助公務的積極負責,你/妳一定會相信是詩芸對自己論文研究成果更深更廣的堅持,才選擇延後畢業,致力完成這用生命換來的碩士論文。
第一次認識詩芸是在我的獨立研究課程,中文系背景的她,選擇一個十分陌生的研究議題,以擴增實境來探究其內的運算思維運作歷程,她說從未想過會朝向自己「失控」的研究方向,而是亦步亦趨、自忖思索、匍匐前進的學習態度,碰到完全陌生的名詞就從文獻上來解釋,碰到不知如何設計實驗的施測方式,就請益指導老師,從課堂中想方設法,讓自己沉醉於喜愛的研究方向,這樣的堅持,出自於她對達成夢想的毅力,也是成就她毅然離開專職教師的決心。
她說,在念學科所之前,每日教學工作讓她疲乏沒有動力,某一天看見所上一位教授的科技教學研究成果,讓她為之驚艷,一種醍醐灌頂的當頭棒喝,開始懷疑是否要繼續在學校教下去。然而,第二次才考上學科所的她,特別清楚唯有不留後路給自己,才能破釜沈舟向前走,考上學科所後,便向原學校提出辭呈,放棄專任教職,這段沒有人相信的故事,是真的!
詩芸不熟悉coding,她說這會有更專業的人完成,而她非常沉醉於邏輯思維的推理與歸納,享受運算思維所帶來神秘感,究竟學習者如何處理運算符碼、運作機制,背後人類認知的問題,是她願意日以繼夜挖掘與釐清的問題。這種種之心血,其實是她未來想為教學者設計出「教學神器」的夢想,可以告訴你coding該完成的事情,再讓更專業的人完成神器所需要的code。
放棄了專任教職,並非不再熱愛教學。在學科所的第三年,開始重新認識了學習,喜歡上學習,愛上了讓別人喜歡學習的成就感。這就是詩芸最令人佩服的地方,真誠與努力,溫暖與細心,體貼入微地讓人不害怕學習。詩芸說,從未想過自己工作兩年之後會有唸研究所的動力,然而積累了這段時日的研究感受,開始期待明年此時的生活,她能順利在企業擔任教學/學習研發的要職,讓學習成為一種商品,觸手可及。
如今,詩芸每日來所辦協助事務工作,瑣碎的工作項目,轉譯講座逐字稿、統整表格與令人眼花撩亂的資料,詩芸總是有一種魔力,使命必達,儼然是所辦的超強神隊友。從詩芸身上看見學科人物的典型特徵,對學習的熱愛,研究的使命,對自己的挫敗了然於心,對自己的成就來自服務他人的快樂,這就是「因研究而存在,以學習為延續」。